<td id="okdb3"><strike id="okdb3"></strike></td>
      1. <bdo id="okdb3"><center id="okdb3"></center></bdo>
        2024年03月11日
        第05版:周口文化 PDF版

        张伯驹与河南地方戏

        任动

        中国戏曲与古希腊悲剧、印度梵剧,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,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,逐步形成了以豫剧、京剧、越剧、黄梅戏、评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。张伯驹是“戏迷”,既是戏曲理论家,也是著名“票友”,他不仅酷爱京剧,对其他戏曲剧种也都饶有兴趣,比如豫剧等。

        豫剧是主要流行于河南省、在中国各地广泛流传的传统戏曲,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也叫河南梆子、河南高调等,为中国梆子声腔剧种中极为重要的一支。张伯驹是河南项城人,对豫剧自然不陌生。他的随笔《看河南家乡戏》,开篇即说:“前数年河南安阳豫剧团到京演唱,有同乡约往观,并请为词。其剧目《桃花庵》与《对花枪》最独擅,因谱《风入松》调云:‘孩时忆看赵玄郎,风度自昂藏。至今都念中州韵,更何分、北曲南腔。岂畏金元气焰,犹存宣政文章。桃花庵与对花枪,无独亦无双。喜闻千里乡亲到,是安阳、不是钱塘。正在百花齐放,好须歌舞逢场。’”《风入松》词中的“至今都念中州韵”一句,张伯驹所要表达的意思是:“元时之《中州全韵》《中原音韵》,以中州中原为名,仍是根据北宋之音韵,以迄于今而无变。即元曲中任杂以他族之语,亦不能消灭汉民族之音韵。”“不能消灭汉民族之音韵”,虽然谈的是音韵,其实整个文化亦是如此,历史发展已经证明,任何一种文化也不能代替中华文化,更不能消灭中华文化,张伯驹的民族自豪感、文化自信心,是值得我们学习弘扬的。词中的“正在百花齐放,好须歌舞逢场”,更是表达了张伯驹身处新时代的欣喜之情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,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深入人心,百花齐放,百家争鸣,欣逢这样的大好时代,广大戏曲艺术工作者当然是意气风发,“好须歌舞逢场”。

        关于《风入松》词中的“孩时忆看赵玄郎,风度自昂藏”,张伯驹曾有解释:“河南戏班角色以红脸为主,凡一班之盛衰,皆以有无好红脸演员为定。所谓红脸非关羽之红脸,乃赵匡胤之红脸,即正工老生角。余六七岁时即曾观红脸戏,且能学唱数句。吾邑乡俗,小儿多病,遇酬神演戏,抱小儿至后台为开脸,可消灾延寿。余三四岁时多病,所开者即赵匡胤脸也。”上述文字充满了对儿时记忆的无限遐思,是张伯驹对儿童时光的回望、摭拾和纪念。

        成年以后,张伯驹常年奔波于北京、天津、上海等地,故乡似乎已经成为遥远的记忆和乡愁。张伯驹自述:“卢沟桥事变后,余避日寇入秦,路过河南周家口宿。晚间无事,随步至剧场观戏,适演南阳曲子戏。”昔日,周家口是与朱仙镇、道口镇、赊旗镇齐名的河南四大名镇之一,也即现今的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,距离张伯驹的故乡项城约30公里。张伯驹在周家口所观之南阳曲子戏中,有刘墉唱词:“你老爷坐不更名行不改姓,你老爷是清官我叫刘墉,我保过康熙和雍正,又保过二主爷名叫赵乾隆。”清高宗乾隆皇帝,姓氏爱新觉罗,名讳弘历,怎会姓赵?莫非唱词有误?张伯驹解释:“所谓二主爷者,乃赵匡义也。已经到了民国时期,河南戏词中犹奉赵宋正朔,何等可笑,然亦见其民族气节欤?”“又保过二主爷名叫赵乾隆”和“至今都念中州韵”一样,体现的是河南人、是中国人的民族气节。

        作为一名河南人,张伯驹对河南的地方戏很有研究。他说:“河南剧种颇多,主要为梆子戏,有豫东梆子、豫西梆子,另有南阳曲子戏、越调、漯确戏、二家弦等剧种。戏班中以老生为主角,但不曰老生戏而曰红脸戏。红脸非关羽,乃赵匡胤也。”河南以梆子戏流传最广,豫东梆子陈素真、豫西梆子常香玉,都是河南的知名旦角演员,深受广大观众喜爱。张伯驹诗云:“难把东西论后先,闻香一队满秦川。洛阳因预同场会,我亦名登捧狗团。”陈素真和常香玉,才艺精绝,声名远播,因而也都有各自的“粉丝团”,常香玉的“粉丝团”名为“闻香队”,而陈素真有一小名,曰“狗妞”,所以其“粉丝团”名为“捧狗团”。张伯驹自述:“余在洛阳曾与陈同场演出《战太平》,名因列入‘捧狗团’矣,且余亦豫东人也。”张伯驹的故乡河南项城,位于豫东大野,张伯驹身为豫东人,亦力捧豫东梆子陈素真,成为“捧狗团”之一员。①8

        2024-03-11 任动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29381.html 1 张伯驹与河南地方戏 /enpproperty-->
        伊人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|女人18片毛片60分钟翻译|亚洲日韩在线观看|国产免费AV片在线无码免费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