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 記者 徐松 通訊員 徐啟領 王傳飛
“王大爺、趙姨……鍛煉身體哪!小區這兩天沒啥煩心事兒吧?”3月5日清晨,豫東小城鄲城在平安幸福甜蜜的夢中“醒”來,風光旖旎的洺河折射了清晨第一縷陽光,照在晨練者身上。穿著紅馬甲的新城街道福星社區網格員王換像一只勤勞的小蜜蜂,在自己負責的網格中來回穿梭,走訪排查問題、調處鄰里糾紛、與孤寡老人聊天、整治環境衛生……紅馬甲背后“是黨派我來為您服務的”10個大字熠熠生輝,小小網格里,平安幸福、文明和美,把人民群眾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和滿意度寫了“滿格”。
鄲城縣委常委、政法委書記毛茹提及“小網格”書寫平安建設“大文章”時如數家珍:網格是基層服務管理的最基本單元,與群眾聯系最緊密、最直接、最快捷。鄲城縣著力構建“三聯三化”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,把全縣劃分成2129個三級網格,科學配置網格力量,由縣處級包鄉領導任一級網格指導員,選配552名網格長、2283名網格員、530名政法聯絡員、640名駐村民(輔)警,實現了網格化服務全覆蓋。
網絡員王換的一天是這樣度過的。8時30分,晨會,福星社區黨支部書記(2級網格長)徐玉敏聽取社區6名網格員匯報“周到辦”APP矛盾糾紛投訴處理情況,分派新一天的走訪任務。王換匯報完之后在自己網格的190戶居民中開始走訪。
“鑫苑名家王女士反映的沉淀池問題,牽涉到改變施工方案,咱一起去解決吧?!蓖鯎Q說著,直奔鑫苑名家小區。原來,小區下水道施工過程中,施工隊把沉淀池放在了王女士院墻附近,因此產生了糾紛。但是,施工基本完畢,無法移動沉淀池位置,雙方爭執不下。網格長徐玉敏召集網格民警和政法聯絡員共同處理此事,經過協調、商談,由施工隊改變施工方案,把沉淀池改為管道,最終雙方達成一致意見,避免了矛盾激化。
10時,陽光明媚,王換化身政策講解員,抱著宣傳材料,對社區居民進行防電詐和普法宣傳。她走東家、串西家,幫助群眾下載防詐騙APP,并認真講解防詐技巧。
“俗話說三年不上門,是親也不親,你這一天跑幾趟,比俺親閨女還親哩?!?1時,王換來到趙老太家。趙老太是社區留守老人,平日里沒事就喜歡與王換嘮嗑?!白?,咱出去曬曬暖兒?!蓖鯎Q搬著馬扎和趙老太來到曬暖兒的居民中間,和大爺大娘開個“馬扎會”。聊家長里短,聽社區“風聲”,老人們暢所欲言,王換用心記錄,成功打入社區的“情報機構”,并做好詳細的記錄以便處理。
鄲城縣堅持和發展新時代“楓橋經驗”,保平安、促穩定,提出預警、提醒、研判、通報、月排名、督導、問責、激勵等八項工作機制,創新“三三三”工作模式,使縣、鄉、村、組、網格全員縱向聯動,公、檢、法、司、信和縣直部門橫向配合,全年信訪工作綜合考核連續6年全市第一,連續5年全省先進,被評為全省新時代“楓橋經驗”先進典型。2022年度、2023年度連續兩年成功創建“全國信訪工作示范縣”。
14時,王換繼續走訪,處理家長里短。17時許,孩子們都放學了,王換忙完學校大門口的文明疏導工作,見不遠處有一個垃圾桶“翻了身”,隨手拍照上傳,同事則拿起掃把幫忙清理散落的垃圾。作為社區網格員,他們不僅心里裝著百姓的瑣事,同時還積極投身文明城市創建工作,以實際行動呵護美好家園。
18時,夜幕降臨。在網格民警的帶領下,王換與商戶義務巡邏隊一起開展沿街門店治安巡邏,有效整合各方力量,推動服務、管理、資源、力量向網格聚集。19時,完成外勤工作,王換回到社區整理當天內容完成臺賬,好記性不如爛筆頭,做好臺賬有助于復盤和總結經驗教訓,查漏補缺。
吳臺鎮大吳行政村網格員程娜定期走訪監測戶和大病戶,為他們量血壓、測血糖,并幫家庭困難戶墊付醫療保險款;東風鄉大劉行政村網格員王彩艷是90歲老黨員、留守老人趙桂芝、尹美英家的???;巴集鄉劉莊行政村網格員羅玉玲調處宅基糾紛,預防“民轉刑”事件發生……
如今,在鄲城縣的大街小巷、社區鄉村,網格員的身影時時處處可見。他們出入每家每戶,切實解決居民迫切需求,全力服務群眾大小事項。他們如同一個個流動探頭,深入網格各個角落,及時掌握社情民意、化解矛盾糾紛、響應服務需求,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小小網格員服務“大民生”。2023年,全縣網格員共開展走訪82萬余次,上報201611件事件,辦結201193件事件,其中,矛盾糾紛上報2733條,已辦結2722條。
從清晨到日暮,他們用自己的汗水與努力維系著網格的溫度、守護著網格的平安。他們用關懷和行動傳遞著溫暖,如同一道明亮的光,照亮社區的每一個角落,把平安和幸福寫在群眾的心坎上。
“社區小網格是基層基礎,只有基礎堅固,國家大廈才能穩固。我們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,堅持和發展新時代‘楓橋經驗’,把支部建在網格上、黨員沉到網格中,打造‘15分鐘黨群服務圈’,為居民提供‘零距離’‘精細化’服務,充分體現黨和政府為民的‘一網情深’,持續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,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,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鄲城?!编惓强h委書記李全林說。②5